Bitcoin86.com

NFT2.0:下一代的NFT将是精简且值得信赖的NFT

NFT正在进入主流,但这需要一个精简和值得信赖的体验,这样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大规模采用。

非同质化代币(NFT)近年来一直是头条新闻。当很多人试图弄清楚NFT存在的原因时,其需求已经飙升,机构已经建立,这个术语已经进入我们的集体意识。

然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NFT很难使用,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欺诈。但这些问题创造了提供答案的机会。NFT的可及性和合法性都已成熟,现在到了改变的时候。随着资金的涌入,NFT市场开始走向成熟,而且这种变化的势头正在增强。我们正在进入NFT的新时代——NFT 2.0——在这个时代,技术将更容易被主流获取,NFT的潜在价值主张将更加透明和可靠。
对NFT兴起的反思

尽管刚诞生不久,NFT已经在加密领域爆发,在2021年的交易量超过17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1470亿美元。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数据的持有者不到40万人,平均每个用户的交易额高达47000美元。

在行业迅速崛起的同时,NFT自创立以来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例如,2017年免费铸造的CryptoPunks升至蓝筹地位,去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80万美元的价格达到顶峰。几年后,创造CryptoPunks的公司Larva Labs被Bored Ape Yacht Club的母公司Yuga Labs收购,收购金额不详。

 NFT 2.0: 下一代的NFT将是精简且值得信赖的NFT

NFT的进化

NFT在早期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但现在显示出了巨大的持久力,吸引了一线名人和品牌的注意,甚至出现在超级碗广告中。百威、麦当劳和阿迪达斯等公司已经空投了自己的NFT系列,而耐克也通过收购RTFKT Studios进入了NFT领域。

当公司决定他们的NFT战略时,整个领域已经反映了过去几十年白驹过隙般的技术创新。iPhone花了大约10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版本,NFT从8位像素图像和弹球式的区块链游戏发展到高保真的3D动画和复杂的“边玩边赚”机制,并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大规模多人游戏体验。

在NFT不断发展的同时,铁镐和铁铲(Pick-and-shovel)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也在迅速发展。NFT铸造平台和工具的大量出现极大地降低了进入壁垒,这导致了市场的深度饱和。截至2022年3月,NFT的数量超过了公共网站,造成了许多人难以突破的大量噪音。

    “现在OpenSea上的NFTs比2010年互联网上的网站还多。很快,NFTs的数量就会超过网站,甚至网页。这种增长对我们应该如何索引NFT提供了重要的启示。”@xanderatallah

这种资产类别的持久力和庞大的交易量已经改变了创作者进入该领域的方式。许多人匆忙推行他们的Web3战略,或者把他们的粉丝当作流动性的来源,留下了一堆错误的、混乱的和被放弃的项目。简单地说,大多数公司和创作者还没有准备好进入Web3,他们需要比工具更多的手把手指导和上乘的服务。

就像电子邮件一样

最终,NFT似乎正朝着与电子邮件相同的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间,公司需要聘请专家为他们编写电子邮件代码。早期采用者成立了利润丰厚的机构,能够为财富500强公司提供服务,并执行早期的数字战略。信息鸿沟给了这些机构巨大的影响力,直到技术进步(和教育)让品牌自己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同样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品牌公司都在期待专家为他们的Web3未来提供教育和准备,而他们完全脱离中介,并完全靠内部管理他们的Web3战略只是时间问题。NFT和加密技术的入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许多人根本无法处理。然而,一些公司正在寻找方法来抽象加密技术中更困难的方面,并创造与粉丝更深入互动的渠道。

 NFT 2.0: 下一代的NFT将是精简且值得信赖的NFT

面向主流: NFT 2.0

当前的NFT不是为主流消费而设计的。对消费者来说,新系统并不顺利;这种波动正在损害真正的粉丝;这也扭曲了艺术家和粉丝之间的关系。NFT的标价与其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不协调,许多系列由于未能执行自己的路线图,正面临严峻的需求冲击。

NFT的核心买家越来越能识破谎言和骗局,这意味着他们不太可能再铸造新NFT。尽管我们很容易看到NFT销量的下降,但现实情况是,NFT需要大量的淘汰,才能淘汰那些希望一夜暴富的人,并更有效地激励这个领域真正的创作者。当雾件在熊市中被消灭时,那些能够经受住从Web2转向Web3的风暴的抗脆弱公司将会茁壮成长。如果时机不对,机构和平台将被淘汰,但那些为电子邮件式的转变做好准备的公司将把高利润、高接触的项目发展壮大,同时获得长尾收入来源。

无论你是这个领域的创作者,潜在用户还是投资者,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NFT领域将会快速成长和发展。别眨眼,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